台积电南京12吋晶圆厂。(台积电提供)
台湾《旺报》刊文说,中美贸易战开辟“第二战场”,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禁售实体列表,5G主导权科技战炮声响起,华为产业链前景蒙上阴影。部分供货商宣布暂停与华为合作,但台积电经过美国顶级律师事务所的严格审查后,认为美国技术未达限定25%门坎,决定继续出货。
美方是否加大施压力度,台湾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如何自处,后续发展仍待观察。但台积电至少做到了于法、于利、于义三方面的兼顾,维系了自身在陆美间的生存空间,内部自查是规避风险,也是对美方贸易规则的尊重;在商言商,华为2018年已窜升至全球第三大半导体采购商,大陆又是台积电2018年表现最佳市场,营收达1757.94亿元新台币,年增59.5%,比重攀升至17.04%,不轻言离弃,有强大经济诱因;2018年底,华为在“核心供货商大会”上授予台积电“最佳协同奖”,多年磨合、唇齿相依、临危不弃是“最佳协同”4字的注脚,是谓道义。
美国对华为的围堵策略,展现4层清晰脉络:拉盟友,不仅禁止本国使用华为设备,也呼吁盟国停用;切货源,瞄准产业链实施精准打击,割断与供货商联系;禁应用,掐准用户操作习惯不易改变,停止谷歌的应用支持;堵销售,施压运营商,将产品下架,中华电信与台湾大哥大在压力下停售华为手机即属此类。
外界普遍预测,在中美科技战背景下,未来全球5G标准大致将一分为二,一半使用大陆标准,一半使用美国标准。从通信技术发展历史看,双标准并不稀奇,技术革命过渡期,通常都伴随激烈的标准之争,而实力与市场终将推动标准再次合一。长远视之,机遇仍在领跑5G技术的大陆一边。
立足内需,华为将首先立于不败之地。大陆大可从自己做起,将内部市场打造成优质示范区,并以此为自己代言,通过“一带一路”使示范效应外溢,吸引沿线国家和地区共享高效与便利。再者,法国日前宣示,不会排斥包括华为在内的任何公司,德国也采取实质抵制措施,欧盟未来不会是铁板一块。面对美国对5G产业伸出的“长臂管辖”,大陆不仅能立于不败,还会将蛋糕不断做大。任正非拒绝特朗普将华为纳入中美谈判项目,足见其底气。
由大势视之,台积电在关键敏感点的态度是正确的。未来的智能信息化时代中,芯片可谓是最重要的基础产品。在美国实行技术封锁,危及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情况下,两岸打造“中国芯”的历史机遇期已开启,企业应具智慧魄力,携手合作。
对浅碟形经济体的台湾而言,过度依赖半导体产业曾是把“双刃剑”。但在5G时代,由芯片带动的新技术和业态将渗透至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城市、物联网方面引发的巨变,将使台湾更大限度摆脱产业获利单一化的局面,带动更多行业和民众发大财。从“芯”出发,是两岸合力的最佳着力点。
路径上,合力应重积累、谋升级。近年来,两岸在高新科技领域的贸易和投资呈明显增势,集成电路、AI、物联网等成为重中之重。数据显示,2018年,大陆自台湾进口集成电路97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进口总额的31%,继续保持进口第一大来源地位。华为、小米成为抢手客户,联发科也与阿里巴巴策略合作,进军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等。积累的局面和成果当被珍惜,新形势下,两岸科技合作应从对成本、规模与效率的侧重升级,转向对研发、创新、品牌及营销的倚重。
制度上,应打破限制藩篱,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的交流融合。大陆半导体产业崛起,并非为了超越台湾,而是市场需求使之,关键是台湾如何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当下,已有超过30家台企在大陆A股上市融资,台企在大陆科创板上市也已无任何障碍。上交所受理的首批9家科创板申报名单中,台资和舰芯片在列。
两岸合力打造“中国芯”的障碍在政治,蔡英文当局采取了扈从美国、抵制大陆高新企业的政策,这不是最聪慧的做法。计利当为民,为长久。美国打压华为,考验的不仅仅是中国大陆,深谙“唇亡齿寒”道理的海峡两岸,都应展现智慧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