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大阪举行会晤,同意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就在前一天,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时发表了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强调二十国集团要坚持改革创新,挖掘增长动力;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全球治理;坚持迎难而上,破解发展瓶颈;坚持伙伴精神,妥善处理分歧。
习近平同时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出若干重大举措,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措施包括: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大力推动经贸谈判等。
一方面在坚定地走开放之路,另一方面在努力为全球治理作贡献,这正是中国的担当。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浩荡向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关闭国门赢得发展。作为全球化的一分子,中国既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也承担着全球化的责任。在保护主义抬头之时,中国始终坚决维护世界多边体制,努力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同时,中国也按照自己的节奏实施开放,无论有没有贸易摩擦,中国的开放都不会停滞。这一点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全球发展作出的贡献。
中国的开放不只是口号,而且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些行动正通过中国开放举措逐步落实体现出效果。
——看开放。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了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开放。
统计显示,今年1~5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460家;实际使用外资3690.6亿元,同比增长6.8%。中国的开放已经成为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优势,外资在华发展情况是中国开放的最好证明。
中国将新设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至此,中国自贸试验区将达到18个。目前,各自贸试验区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了17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推动了全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除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中国还加快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进程。包括金融、教育、文旅、医疗等行业都已有所行动,一股开放大潮正在海南涌起。
——看进口。中国海关总署6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1万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进口5.6万亿元,增长1.8%。
近年来,中国更加注重贸易平衡发展,主动扩大进口,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让不少贸易伙伴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
去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办。目前,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紧张准备中。就在6月28日,第二届进博会的品质生活展区、科技生活展区展前供需对接会在上海举行,这也让参展企业和采购商在会前有了沟通,将为展会取得更大效果作出助力。
——看营商环境。中国正在加大力度实施“放管服”改革。6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政府管理和服务要行“简约”之道,程序、要件等都要删繁就简,便民利企。
明年1月1日中国将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律制度,这部事关外商利益的“根本大法”更加注重保护,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同时,中国持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看自贸谈判。6月24日~27日,中国—挪威自由贸易协定第十五轮谈判在挪威奥斯陆举行;6月17日~19日,中国—秘鲁自贸协定升级第二轮谈判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6月10日,第二十一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北京举行……
中国正在同多个伙伴展开自贸协定或自贸协定升级版谈判,以此促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互利合作不断提质升级。
以上种种只是中国开放证明中的沧海一粟。对于开放,中国说到做到,有措施有行动。面对未来,中国将以坚定的改革开放步伐去应对风险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