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发展的“世界命题”,使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更好搭上驶向现代化发展繁荣的“中国高铁”。
中国道路所蕴涵的新国际合作观和合作模式,避免了传统现代化发展中的地缘竞争陷阱,可以从根本上扭转现代化进程中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的局面。这既是对世界未来发展的远见卓识,也是中国道路的世界映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独特魅力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秉持中华文化立场以和而不同的眼光看待多样化的世界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追求现代化相比,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强大内聚力、延续性、包容性和开放性,有着更为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
近年来,西方社会的一些人总担心中国强大了会对世界构成威胁,这样的疑虑是源于他们在传统西方文明范式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范式,源于西方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完全没有顾及和观察到中国道路成功的路径。
中国发展既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坚持走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展示了新的可选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参照。中国道路的成功在人类发展史上开创了现代化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伟大复兴只会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当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过去西方发展的历史逻辑炒作“修昔底德陷阱”,声称国强必霸,大国崛起必然意味着掠夺与战争,强国即为“强权“与“霸权”,这只是西方兴起的历史映象。首先,中国崛起的路径不同于西方发展路径;其次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决定了中国人民的梦想与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伟大复兴只会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这既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更体现了中国面对世界不确定性展示出的中国力量和大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但重构了大国关系的理念,而且颠覆了传统大国关系的理念。这说明,中国不仅以自身发展直接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而且胸怀天下、立己达人,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贡献出中国智慧。
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中国都以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为要。我们坚信,稳健前行的中国,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与世界也必将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