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柳叶刀:公共卫生》发布9月专刊(包括1篇社论、7篇述评、3篇通讯和3份研究报告),聚焦“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十年”,内容涵盖了“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及执行情况、民众参与医改的现状及重要性、中国流感监测、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防控和宫颈癌防治成果等多个方面。
社论指出,中国十年的医疗改革改观了中国的公共卫生,但是要兑现中国政府做出的“健康中国”的政治承诺,还需要更迅速、更均衡地发展。
过去10年,中国政府为健康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把“健康中国”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09年10月,中国政府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这是一项政治承诺,即到2020年为所有人建立一个可及的、负担得起和高效的卫生系统。
2016年,健康中国2030年纳入了可持续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社论结合2017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研究(GBD)的最新死亡率、发病率和风险因素数据强调,中国正面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流行的严峻形势。
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老年痴呆症、肝癌、胃癌、高血压性心脏病、道路损伤和食道癌是中国国民的十大主要死因。
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和环境颗粒物污染是导致死亡和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的四个主要危险因素。
为此,今年,国务院公布了以公共卫生和预防为重点的实现健康中国的15个专项行动,这张健康中国的行动“路线图” 恰逢其时。
社论指出,如果健康中国的15个专项行动能得到有力、广泛地实施,对于遏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增加起到积极的作用。
GBD分析还揭示了中国的在控制疾病改善国民健康方面存在巨大地域差异,城乡不平衡日益加剧。社论指出,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因为它们有可能阻碍健康中国策略的有效实施。
专刊一系列文章即呈现了中国公共卫生工作取得的成就,同时也阐明了所面临的挑战。
消除宫颈癌尚需时日
目前的估计表明,中国每年有超过10万名女性被诊断患有宫颈癌。
在中国,宫颈癌是女性第六大癌症,也是15~44岁女性的第三大癌症。
虽然在2018年5月,世卫组织呼吁采取行动消除宫颈癌,但中国要实现消除宫颈癌,达到<4/10万的发病率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现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减半目标受阻
根据“健康中国2030”,到2020年将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减半,但目前看来,尽管道路交通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中国不太可能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其中一篇文章中估计,2016年我国道路交通死亡率约为11/10万人。
专家发表的一份关于致命和非致命伤害的GBD报告显示,1990-2017年,中国的伤害发生率有所上升,但死因特异性死亡率和DALYs有所下降,表明医疗保健的改善或伤害严重程度的降低导致了死亡率和整体健康损失的改善。
缺乏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
文章指出,中国大陆普通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低于10%。缺乏有效的疫苗接种计划导致中国流感相关死亡负担高于其他疫苗接种覆盖率更高的国家。
专家建议采取定期补贴甚至免费的疫苗接种政策,则有助于提高中国大陆的流感疫苗接种率,这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其他高危人群尤为重要。
公众应参与医疗体系改革,健康素养很重要
从这一系列文章中可以看出,公共卫生专家认识到国家层面的健康整理的重要性。同时,专家们指出,要建设健康的中国,还需要更协调的部门合作,更重要的是,公众应参与到医疗体系改革中,而不仅仅是医疗保健的接受者。
与此同时,专家们还强调了健康素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一个医患关系恶化的国家。
还有专家表示,要关注中国性少数群体(LGBT)所遭受的耻辱和歧视,将这些性少数群体排除在外是危险的。
来源:China's health reform: 10 years on,The Lancet Public Health. 2019, 4: e431-e48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