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
10-25 16:37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社会科技创新发展,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没有“非常之人”,则难有“非常之功”,难有“国之重器”的创造。“非常之人”,需要培养和造就人才。
如今的中国,与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美好的生活正在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正在满心欢喜的去迎接。这些美好的生活靠什么来造就,根本靠社会科技创新发展来造就,而核心和关键还是看人才。人才多,人才作用发挥好,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蒸蒸日上,国家前途命运就一片晴朗。如果人才稀缺,人才作用没有发挥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动力就不强,与其他国家产业发展就没有竞争力,就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被淘汰,市场就会逐渐被瓜分,最终影响的还是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培养和造就人才,离不开人才引进。人才引进不能吝啬。在一些地方,对基础设施建设舍得投资,对人才引进方面却舍不得花钱,这是不可取的。事实证明,你如果吝啬那一点投资或宽裕政策,人才后劲力量不足,最终再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成为效率低下的东西,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效果必然不会好。而如果其他地方舍得在人才引进上花钱,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两相比较,差距必然会越来越大。舍不得在引进人才方面花钱,说到底是目光短浅所致,看不到人才在长远的过程中产生的效益,往往是在其他方面投资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说是在国内,地区人才的流失,流向了其他地区,那还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至少都还是在一个国家里面,从全国大局讲并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如果这些人才流向国外发达国家,必然会给我们的崛起造成强大的压力,让别人发展步伐加快,同样会体现出我们的步伐不快。因此,大力培养和造就“精干”人才,已成为当前各地竞相做的大事,也只有培养和造就人才,才是社会科技创新发展可持续的核心动力。(张牧玥)
来源: 中新网